(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日,由廣州地鐵集團牽頭,鐵建重工聯(lián)合廣州地鐵設計院、中鐵建華南建設、中鐵十五局、中山大學等多家單位承擔的廣州市揭榜掛帥項目“復雜環(huán)境下的軌道交通地下工程成套裝備研制及應用”再次迎來突破,國產首臺復合型沉井式豎井機研制應用取得成功,標志著該項目順利完成第一階段科研任務,取得重要實踐成果。
國產首臺復合型沉井式豎井機“未來號”施工現(xiàn)場
據(jù)悉,國產首臺復合型沉井式豎井機“未來號”在廣花城際京溪路至白云東平區(qū)間2號盾構井(下稱京白2號井)完成雙井掘進任務,標志著國內軌道交通建設領域首次應用的垂直機械法豎井施工技術得到成功驗證,我國軌道交通盾構豎井建設進入機械法施工新時代。該工法采取井內不排水開挖工藝,大大降低了圍護結構費用,減小了周邊環(huán)境影響,同時實現(xiàn)井下無人地面少人作業(yè),大幅提高豎井施工的安全性。
京白2號井管片外徑14米,內徑13米,深度37.2米。本次豎井掘進機依次穿越回填土、粉細砂、粉質黏土、砂質黏性土、全風化花崗巖、強風化花崗巖、中風化花崗巖、微風化花崗巖地層,屬于華南地區(qū)典型的復合地層,且存在大量孤石和巖面起伏大等不良地質,同時地下水豐富,對設備可靠性要求極高,施工難度極大。
“未來號”施工航拍圖
針對高水壓、高硬度、大孤石、巖面起伏大等難題,鐵建重工研發(fā)團隊廣泛調研、充分研究,通過理論模型分析、技術論證等方法,對設備進行了針對性設計。并在完成右線豎井施工的基礎上,進行經驗總結,對設備及施工技術進行優(yōu)化改進,提高了設備在硬巖及孤石地層的適應性及掘進效率,僅用了34天便完成了左線豎井施工任務。
鐵建重工在豎井掘進機研制領域攻堅克難、不斷創(chuàng)新,另一臺大國重器——全球最大直徑23米豎井掘進機“夢想號”正進入工地組裝調試關鍵階段,即將始發(fā),在城市機械法豎井建設領域將再創(chuàng)輝煌!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jù)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上一篇: 與您砼行|無細不精 三一泵送助大慶昌鼎打造核心競爭力
下一篇:最后一頁
6月6日上午,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與滍陽鎮(zhèn)中心衛(wèi)生院合作簽約揭牌儀式在市城
據(jù)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前期撤離空間站組合體、已獨立在軌飛行
據(jù)日本廣播協(xié)會電視臺6月6日報道,日本東京電力公司已于當?shù)貢r間5日下
世界環(huán)境日|西藏:綠染雅江滿目景6月5日拍攝的雅魯藏布江山南段風光(